网络发展现状
2025-06-17浏览量:24
近年来,中国数字内容产业一路高速增长,每年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30%左右,成为全球新媒体产业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其中,网络内容产业不仅呈现出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还不断出现新的增长点。 [1]
总体来说,我国网络内容产业可以分为七个部分,包括:网络资讯、信息检索、网络通讯、网络社区、网络娱乐、与传统媒体结合的网络服务以及电子商务等。
1.网络资讯
中国网民使用网络媒体的最大目的还是获取新闻资讯,而网络新闻资讯最大的提供者就是门户网站。门户网站作为网民通向互联网世界的一个人口,不仅为网民提供网络新闻资讯,同时还提供诸如视频、论坛等其他网络服务,是一种综合型的网络多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网络媒体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在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上,网络媒体开始享有许多传统媒体的权利,比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新浪、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都顺利获得了奥运赛事的采访报道权。
2.信息搜索
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用户获取信息的基础应用之一,门户网站也是由搜索引擎发展而来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以下均简称CNNIC)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搜索引擎的使用率已经达到了76.3%,排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第三位。艾瑞咨询的研究数据显示,早在2007年年底,中国的搜索引擎用户规模(1.72亿人)就已经超过了当时美国的索引擎用户规模(1.65亿人),而且在单月搜索请求量上也超出美国10亿多次(中国搜索引擎单月搜索请求量突破110亿次,而美国搜索引擎单月搜索请求量不足100亿次)。
随着搜索引擎技术的不断发展,搜索引擎产业除了关注基础的信息搜索业务以外,还不断推陈出新,拓展新的业务类型,各种专业搜索、行业搜索不断涌现。其中,网络招聘和网络旅游这两种由搜索引擎开发的业务值得关注,虽然它们尚未成熟,但是目前已经吸引了大量用户,市场潜力巨大,例如网络招聘这项服务在2008年的使用率达到了18.6%,用户规模达到了5500万人,比2007年增长了150%。
3.网络通讯
网络通讯主要涵盖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两个领域。
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是由一封写着“越过长城,通向世界”的电子邮件揭开的,因此,电子邮件对于我国互联网产业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直至今天,电子邮件已经形成一个产业,并且仍在日新月异地发展。2010年,电子邮件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的使用率已经达到了56.5%。
电子邮件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免费到收费、从专业化到产业化的过程。在2002年之前,中国的电子邮件服务处于完全免费状态,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以及163、263(在后来的网络经济泡沫中倒闭)等专业的电子邮件网站提供的都是这种“免费午餐”,根本谈不上产业化,而且不安全因素众多。直到2003年,以263为代表的专业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开始经营收费邮箱,开启了电子邮件产业化运动的序幕。
电子邮件最典型的盈利模式就是提供收费邮箱服务。2003年,近7000万网民中已经有超过10%的网民拥有收费电子邮箱,整个收费邮箱市场规模超过了5亿元。收费服务不仅促进了电子邮件的产业化,更为电子邮件服务商们开辟了新的盈利渠道,成为众多网站增值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属网络通讯的即时通讯产业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其所承载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不再只是简单地作为网络交流和沟通的工具,而是逐渐显现出一种社会纽带作用,其间更融合了电子邮件、博客、网络搜索、网络游戏等多种服务和功能,成为网络的重要应用之一。
4.网络社区
网络社区的形态有很多,从传统的BBS、社区论坛,到Web2.0背景下诞生的博客,再到时下正热的SNS社会网络站点,网络社区的形态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从最初的电子信息公告牌发展至今,网络社区也融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诸如博客、即时通讯等。随着第二代网络社区的发展,网络社区从虚拟走向现实,其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加之网络社区良好的互动性,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议题诞生于其中,甚至影响到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其所蕴含的社会价值也越来越大。
5.网络娱乐
娱乐消遣,是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之一,主要包括网络游戏、网络音乐和网络视频等娱乐形式。
网络游戏产业已成为网络内容产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也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最活跃的市场之一。这与网络游戏的内部形态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网络游戏产品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既有难度较高、较复杂的多人在线游戏,也有操作相对简单的小游戏,甚至包括SNS网站的网页游戏。这使得网络游戏的用户覆盖范围大大增加,2010年的用户规模已达到了2.96亿,使用率高达70.5%。
6.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网络服务
网络报纸、网络杂志、网络广播及网络电视、IPTV等都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融合的产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的“触网”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媒体形态,如原创电子杂志、个人DIY电子杂志以及网络广播、个人广播等脱离电台实体的广播形态,等等。
IPTV不但是传统媒体与网络相结合的产物,更是信息产品“数字化”的结晶。自我国以电视机为终端的IPTV正式启动,到2005年上海文广获得首张IPTV牌照,我国IPTV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几种典型的发展模式:广电主导运营的杭州模式,电信主导的河南模式和香港模式,电信与广电合作运营的上海模式、哈尔滨模式及江苏模式。
7.电子商务
目前,电子商务已成为与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网络应用。它不仅利用网络提供商品信息,加快了市场信息的流通,也成为其他网络内容产业的盈利手段。
在世界电子商会上,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被定义为“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的贸易活动的电子化”,这种电子化既包括电话线,也包括互联网及其他电子手段。而在互联网中,电子商务主要有信息服务、交易、支付三种功能。CNNIC的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已达到1.42亿人,半年增幅达33.8%;伴随着网络购物发展起来的自然是网络支付,其用户规模为12810万人,增长率达36.2%。网络支付的日趋成熟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B2B(商家对商家)
这个类型的市场多为大宗交易,涉及能源、化工、制造业、物流业等多种行业的大型企业,2007年的交易规模即已达到12500亿元,总营收为42.1亿元人民币。其中,仅阿里巴巴就占到了整个市场份额的70%。
(2)C2C(个人对个人)
C2C模式是我国网上购物的主要形式,也是普通用户最常用的一种网上购物方式,淘宝网、易趣网、拍拍网等都是C2C型电子商务网站。虽然C2C市场的交易规模远不及B2B市场,但其活跃程度则毫不逊色。
(3)B2C(商家对个人)
当当网、卓越网等都是B2C刭型交易网站的典型代表。B2C型交易网站是电子商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有独特的优势:相对于B2B型交易网站,B2C不局限于大宗购物,交易方式更为灵活;相对于C2C型交易网站,B2C在信誉和保障上更胜一筹。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内容产业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兴形态不断出现。除了上文提到的博客、播客、SNS型网站,另外还有RSS、维客等Web2.0背景之下产生的新形态。不论是博客、播客还是SNS型网站,都已经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产业,有相对稳定的盈利模式;而RSS和维客虽然是网络内容产业中潜力巨大、值得关注的形态,但它们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尚不成熟,其发展状况还需要时间来进一步验证。